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 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21世纪,企业和政府或个人想要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网民观点意见的交互性使网络舆情发酵更为容易,影响更为深远。重视网络舆情监控是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领域。所以,我们要实时监测网络舆情。
舆情监控:简单来说就是采集+ 处理形成简报预警的,Python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互联网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控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1,网络舆情预警
通过建立预判预警机制,利用舆情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环境,及时引导处理,这样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对网络舆情进行干预,及时收集发现负面信息,发布大量的正面信息淡化负面消息的影响,做好网络正面的引导。
2,舆情应对五原则
A:宜疏不宜堵,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化。
B:宜解不宜避,主动承担应有的责任。
C:宜全不宜偏,要体现意见的辩证性。
D:宜软不宜硬,充当认识的启发角色。
E:宜缓不宜急,讲求效果的有序渐行。
3,首发新闻要有时限,实话实说并非全说
A:两小时内务必发声
B:公开并非毫无保留
C:信息必须完整客观
D:学会面对记者说话
注意点:1,说惯官话闯祸2,紧张忙乱闯祸3,情绪失控闯祸
4,重要信息滚动发布,回应关切冷热有度
A:持续发布重要信息
B:选准舆情引导时机
C:适时适度淡化处理
D:善于转移负面话题
E:消息发布灵活多样
F:及时澄清虚假信息
5,定性定论慎之又慎,上纲上线适得其反
A:善于淡化政治色彩
B:定性须准处理要公
C:尽量避免电话受访
6,决策实施议题开路,媒体选择效果为先
网民主导议题,影响政府决策
版权声明: TOOM舆情监测软件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全网信息监控到危机事件应对和品牌宣传推广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拥有多个服务器机房中心和专业的舆情分析师团队。 本文由【TOOM】舆情监控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fangan/032534.html,部分文章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谢谢!!!